博客年龄:16年6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要努力减小投资过度扩张的负面影响

2009-03-14 12:31 阅读(?)评论(0)
 

要努力减小投资过度扩张的负面影响

 

前天,经济层面的重要消息是今年2月份货币供应量增20.48% 人民币贷款增1.07万亿,而去年11月、12月、今年1月则分别增长4000亿、7000亿、1.6万亿,这四个月新增信贷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量。且2月份CPI为负1.6%PPI已经达到-4.5%,继续降息只是时间问题,货币供应还会持续高速增长。

在经济危机负面影响日益严峻,进出口总值连续四个月分别负增长9%11.1%29%24.9%,振兴经济更加依赖于内需的情况下,增大货币供应量,应该是个好事。但是,去年11月份国务院出台了4万亿启动内需方案,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把保增长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病急乱投医”情况下,“好了伤疤忘了疼”恐难避免,这些钱大部分被撒向投资领域,今明两年全国投资总额超40万亿将不可避免。

面对消费急剧萎缩,新老凯恩斯主义反危机的措施皆为扩大政府投资、出清企业存货,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然而,这种通过政府购买对冲危机的手段,有其致命的“硬伤”,必须充分认清,力求把负面影响减低到最低程度。

第一,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可能挤压民间和社会投资,削弱市场力量。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必然挤占本该由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的领域,不但逼迫社会资本收缩战线,而且压抑了社会投资热情;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必然加大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操控,相反在服务市场、管理市场方面收缩战线,在市场和政府的互相博弈中,市场力量被弱化,经济发展的市场动力被削弱,这对经济长远发展是有害的。

第二,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是在透支未来扰乱政府将来收支安排。政府投资过度扩张,意味着政府打破了既有的财政收支均衡格局,支出远大于收入,赤字财政、借将来钱进行“消费”。今年的花费出超,意味着明年或者后年要过紧日子。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办事情堆积如山,明年有明年的计划安排、近两年有近两年的计划安排,且都是必须的项目。今年的透支,明年正常开支就要被压缩,明年应该且必须办的事情,有些将不得不顺延推迟。这样往往把很多更为重要的事情堆积到将来,给后续的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带来诸多的不确定。

第三,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有可能造成对落后的保护,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的困难。通过投资扩张,出清企业库存。然而,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结构性过剩已经是经济生活中的顽疾,投资如果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本该被压缩、逐步淘汰的产业,不但得到保护而且被注入新的活力、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如此,产业结构调整将更难,后续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更大压力。

第四,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有可能造成经济或社会效率的损失,投入产出率低。决定政府投资的意志力在政府本身、而不在市场,政府考虑的是提供公共产品、投向市场力所不及的领域。例如,政府更考虑投向中西部的基础设施。这里就有一个投入和经济、社会回报率的问题、实现投资效率最大化的问题。例如中西部的机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不是说不需要建,而就要把握好度,由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决定,高速路上根本就没有几辆车,机场建起来就亏损。不注重回报,不注重投入产出比,这是政府投资必须需要尽量避免的问题。

第五,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可能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增大金融风险。中央政府4万亿的投资安排,是启动整个国家投资的支点,各省市自治区、各地区、地区市、各县及县及市,层层保速度,层层保投资增长,全社会今年投资可望达到20万亿左右。这20万亿投资安排中,大多数资金来自银行贷款。由于大量资金被投向市场前景差的领域、用于支持回报率差的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甚至有些投资被有去无回。金融资产质量下降、金融风险增加,这将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

加大政府投资是对冲危机、重振经济必须的选择,但是,应该充分认清投资的另一面影响,努力按照市场规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投资领域,努力做到对冲危机和形成发展动力的双赢!


  最后修改于 2014-12-26 20:41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