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5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昭示国家发展战略正在酝酿变轨(中)

分类:财经
2010-01-13 07:44 阅读(?)评论(0)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正面临重大调整(中)

(二)“开发区模式”是“特区模式”的逻辑延伸

从特区我们引进了技术,获得了知识,学到了管理,知道了世界到底有多大。通过这一政策“飞地”,我们聚集了技术、资金、人才、资源、理念,沉淀了发展文化,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实现了有效对接,通过特区,这些“资本主义”的钱、物、理念又向内地、向全国辐射,从而带动了全国的发展。

在“特区模式”的示范牵引下,全国的各省、地、甚至县都相应模仿,划出了各自的“飞地”,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建立了属地的经济开发区,进行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集聚,沉淀相应的发展文化。“开发区模式”是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在地方政府的复制,是地方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正确布局。“特区模式”支撑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开发区模式”的支撑成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中坚因素。可以讲,从“特区”到“开发区”,正是这一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刚性支持,是促进中国发展最有效的制度平台。

自从国家级最后一个特区、即海南特区1998年批准成立后,区域发展的“特区模式”在国家层面进入停摆状态已经20多年。而从特区发展成绩和示范作用看,五个特区如五根手指并未一般齐,惟基础条件最差的深圳特区发展最好、一花独秀,与资本主义的香港实现对接和融合,通过香港与世界资本主义实现有效嫁接,对整个国家发展起到了旗手的作用。在“特区模式”作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正是由于作为“特区模式”产物的“开发区”遍地开花,在全国各地发挥各自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个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开发区对推动整个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有它特定的时空特征,“开发区模式”也有其很多的不足。例如恶性同质竞争问题,彼此互相争项目、争投资,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甚至多达几十家政府去争同一家企业,竞相提出优惠条件,内耗太大,行政资源、财力资源浪费严重。

然而,无论是“特区模式”还是“开发区模式”,面临最大问题,则是自生能力的培养。我们是在一穷二百基础上、在几乎原始生产力水平上开始现代化建设的,通过“特区模式”引人、引资、引原料、引技术,即引进整个企业,“两拳在外”、“大进大出”。这种发展模式最主要依托我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如何把自己资源禀赋优势、地域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产业成长优势结合和利用起来,从而孕育和催生民族产业,做得远远不够。以“特区模式”和“开发区模式”支撑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已经到了必须进行重大调整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产业竞争力。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