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6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物价上涨不会“离谱”

分类:财经
2010-11-08 07:44 阅读(?)评论(0)

     

 

物价上涨不会“离谱”

最近,价格上涨正在成为社会议论热点问题之一。9月份CPI同比上涨3.6%,为23个月以来的新高。央行上个月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也是34个月以来首次加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近期接连发布10月份农副产品价格继续上扬的消息。今年价格上涨能否被控制在3%调控目标之内,不仅已经成为政府认真对待的问题,也因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为社会热议。但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虽然今年物价涨幅突破调控目标可能性极大,但由于我国物价上涨动能依然有限,物价不会失控,全年上涨幅度应该在3.1%左右,对经济发展无大碍,对群众生活无大影响。

应该承认,目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确实比较多。

首先是国际因素,流动性呈泛滥之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将对我国产生持续性的输入型通胀影响。为了扭转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局面,美联储于114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决定到2011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还同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日本央行1028日也公布了新资产购买计划,决定在2011年年底之前分阶段完成5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买计划,其中分别包括3.5万亿日元的政府债券、1万亿日元的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同时继续维持零至0.1%的基准利率。欧洲主要国家虽然没有步美国“注水”后尘,但大都决定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都在开足马力印发纸币。

正如弗里德曼所言:“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同样的经济产出水平,不同的货币供应规模,必然“产出”相应的价格水平。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性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以价格上涨、纸币贬值形式表现出来。今年三季度以来,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截至1025,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连续第九周出现上涨,已经超过危机前的最高水平。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涨幅已超过20%白银价格也已大涨44%10月份,国际银价突破23美元/盎司关口,一度升至24.90美元/盎司,创下30年来新高。海通证券1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半年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已经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了过去16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我国已经是经济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今年前3季度,进出口总值占GDP总量比例达到53%,其中进口占GDP总量的比重高达25%。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必然输入到我国国内、提高国内产品生产成本,最终推动价格上涨。此前连续五个月回落的PPI恐怕已在10月发生反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走强,已经显示出PPI上涨的压力,10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9%,已是连续三个月上升,且均超过60%

我国自身流动性管理有些放纵,对于助推价格上涨可能产生更为持久的影响。200708年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分别为36306.4848287亿元,为了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不得不从08年年底“开闸放水”、实施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2009年全年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达到95957亿元,比2008年放贷量高出98.72%2010年确定了7.5万亿的放贷调控目标,虽然比2010年实际放贷量少了许多,但此目标量也属于典型的“注水”政策选择。2009GDP总量为335353亿,按10%增长目标,今年GDP总量应该增长3.4万亿左右,而2009年底各金融机构人民币货款总量为39.98万亿,按照7.5万亿增长目标,全年增长18.76%,现在看全年的7.5万亿调控目标不被突破已经很难。去年9月至今年5月,M1增长速度已经连续9个月接近或超过30%M22009年全年27.7%增长规模基础上,今年前9个月也已经有5个月突破20%的供应增长,9月份增长率达到19%,明显高于2000-2008年的16.3%的平均增长水平。央行上个月虽然上调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也只有2.5%,钱存在银行仍然是贬值的。如果不是有传统的储蓄偏好,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国内释放的流动性也足以摧垮中国经济“大堤”。这两年不断有巨额游资对某类商品进行袭击的事件发生,这是流动性过于宽松管理的必然现象,当前尤其是要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不宜出手太狠,房地产领域的购买力如果被打压逼出,必将对宏观运行产生巨大冲击。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推动我国物价上升将具有长期性。今年前三季度CPI累计上升2.9%,而食品价格上涨了6.1%CPI上涨额中有2.0个百分点为食品价格上涨“贡献”所致,第三季度CPI上涨3.5%,而食品价格上涨7.4%,CPI上涨“贡献”了2.4个百分点,9月份CPI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8.0%,为CPI上升“贡献”了2.6个百分点。农副产品、食品价格上涨动力之所以能够强劲持久,发生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恐怕只能属于次要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经营的收益率太低,国家虽然已经采取若干惠农补贴性措施,但力度远远不够,从事农副业生产对农民缺少吸引力,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田养殖。种粮成本提高,工业用粮需求增大,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各种因素叠加决定粮食价格将长期呈现上涨态势。

国际和国内同时实行如此宽松货币政策应属罕见,但我国物价不会失控,虽然各种因素将促成物价继续上行,年初确定的3%的调控目标也可能被突破,但决不会发生“离谱”情况,全年价格上涨幅度应该在3.1%左右。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虽然经济总量今年将稳稳跃居世界第二,可人均GDP水平还刚刚跨过4000美元门槛,排名世界100之后,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特别是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农业富余劳动力持续向非农转移,每年城乡形成的新的就业人口总数接近2000万,我们将面临长期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严峻现实,决定高生产能力、高产品供应水平、高储蓄率、低工资水平将是长期现象,包括农副产品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将长期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卖方市场的激烈竞争将不断消化价格上涨动能,价格虽然会长期处于长势,但只要控制得当,通货膨胀短期难以成为现实。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shehui/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