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5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对全区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

2007-10-26 16:55 阅读(?)评论(0)

[注]这篇文章是我2004年年中写的,三年来,全区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分析报告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一字不动,原文上传.

 

当前,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正在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依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稳步推进。国际化大都市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全市的均衡发展,崇文区作为北京中心城区中的南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面临历史留给资源少、保护天坛公园成本高的双重压力,崇文要真正成为首都国际化大都市中的重要一极,既需要全区人民始终保持顽强进取、奋勇拼博的精神,也需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特殊支持。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崇文区的国土资源面积只有16.46平方公里,是全市十八区县中最小的,在解放后北京的发展规划中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只有团中央和体育总局两个国家政府部门,更为严峻的是隶属北京市的世界历史化遗产天坛不但占去了近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而且保护这一遗产的艰巨任务也留给了崇文人民,天坛周边乃至整个崇文城市空间的利用都受到极为苛刻的限制。面对严峻的约束条件,崇文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既力保当期发展速度,更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过去五年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都取得了重要成绩,并为后续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1998年到2003年区级财政收入分别为4.2、4.9、5.03、5.78、6.53、6.97亿元, 5年增长2.77亿元,年均增长为554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0.56%。由于前五年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积蓄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后劲,使得2004年前8个月区级收入就实现5.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9%,全年预计区级收入将达到8.5到9亿元。今天的收获源于过去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的辛勤工作,以新世界为核心的崇外商圈的培育、以百荣世贸商城为核心的永外商圈的培育、大都市街理念的成功运作等等,这些新的经济空间和经济增长点的打造,为崇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前8个月经济发展速度说明,过去五年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五年多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辉煌成绩,崇文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区委区政府确立了以危旧房改造为龙头的发展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面对中心城区艰难的危改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市率先实施多种危改方式,相继掀起三次危改高潮,截止2003年底,全区累计拆迁居民5.6万户,完成了8.5万户中的66%,被拆迁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6.9平方米增长到人均28.9平方米。市政道路建设成就更加喜人,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通了两广路中的崇文段,按照“修一条路、兴一条街、带来一片繁荣”的工作思路建成了大都市街,南北花市大街、幸福大街顺利贯通,正对祈年殿的祈年大街已经通车,实现了王府井大街与天坛公园的对接,北京市重点工程南中轴路即将交付使用,与新建小区配套的次干路、微循环路建设成效明显,崇文区域内交通拥堵得到缓解。在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同时,发展沿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正在变为现实。除了开街的大都市街之外,体育馆路的体育商务一条街、崇外大街的商业商务一条街已经形成商气,前门大街改造工程已经启动,祈年大街的星光演艺大道工程正在规划中。与此同时,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城市环境建设为建设精品崇文做出了突出贡献,继龙潭湖公园入选首批北京市十大精品公园之后,2003年新建的明城墙遗址公园也进入市精品公园行列。完成了8.7公里铁路沿线的“进京第一印象工程”,建设了玉蜓市民文化广场、望坛社区文化广场、光明西里文化广场、黄河街心花园等休闲场所,沿线已经成为新的都市风景线。总共拆除违法建筑80余万平方米,新建4处万米以上大绿地,绿化面积达到84.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1%,名列四城区首位。城市建设既改善了城市面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现实空间,这为富民兴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物质前提。

回顾五年来工作,崇文区委区政府和崇文人民可谓竭尽心智和汗水,创造了无愧的工作业绩,但是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却依然严峻。

第一,与其他城区相比,经济差距仍然巨大,在全市经济总量布局上崇文成为最弱的一极。从2003年的数字看,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的GDP总量分别是329.44、347、86.38、195亿元,东城、西城、宣武分别是崇文的3.81、4.02、2.26倍;区级财政收入,东城、西城和宣武则分别是崇文的4.5、4.93、2.8倍。GDP总量在全市十八个区县中仅高于怀柔、密云、门头沟、延庆和平谷,排名第十三,财政收入仅高于怀柔、门头沟、延庆和平谷,排名第十四。前五年艰苦努力在今年虽然已经结出硕果,但今年前七个月GDP和区级财政收入在城八区仍然均排名第八,东城、西城、宣武的区级财政分别是崇文的3.8、4.7和3倍,与同处南城的崇文邻居宣武的差距继续拉大。这种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成倍差距,不但严重制约了崇文的进一步发展,就北京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布局看,也是极为严重的失衡。

第二,因保护天坛公园的空间开发高度的限制,使得城市建设和开发成本高,开发商盈利空间小,严重影响崇文的投资增长和公用建设、经济建设空间的扩展。在首都尤其是首都中心城区的经济增长中,投资、消费、政府购买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空间布局和保护天坛的需要,相对其他城区和外省市,投资却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制约因素:一是投资没有过热反而偏冷。今年1至7月份全国和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达到31.1%、19.8%,而崇文区只有11.4%。二是投资方向扭曲。房地产投资目前是中心城区重要投资领域,不但是当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乘数效应影响深远,而且形成的大量公用建设用房为新企业落户、新经济增长点培育提供了条件,为经济增长预留了发展空间。而在崇文,保护天坛的限高要求再加产业培育的历史积淀差,使得开发商不愿投资缺少市场需求的公用建设用房。据统计,全区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为8341028平方米,而其中公建项目只占573963平方米,公建占全部建设面积比例仅为6.9%,这种比例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后劲提升,也不符合中心城区人口向外城疏散的首都发展规划的思路。

第三,房地产业和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偏大,瞬时产业所占比例偏高,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牢据统计,2004年1-7月份对区财政贡献前50名纳税企业中,房地产企业占20家,这20家房地产企业给崇文区财政贡献12788万元,占50强企业总贡献额30633万元的41.75%,在前20位纳税大户中有十家是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在北京中心城区如此大规模开发建设是2008年前的特有现象,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和开发建设任务的完成,他们大多数都将撤出。就是说,今后几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出现必然的衰减特征,经济要在填补房地产企业撤出造成的巨大漏洞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增长,实在是极其艰难的任务。

第四,税收政策调整使崇文经济雪上加霜,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变得更为艰难。8月4日北京市地税局下发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该《通知》的实质内容就是变原来按企业注册地纳税为按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地进行纳税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属地管理。2004年9月1日后新设立的企业严格按此规定执行,对此前与新规定不符合的企业按新规定进行调整,并规定2005年1月1日前调整到位。崇文区是北京市最小的城区,土地和用房资源非常有限,有些企业在崇文登记并纳税,但是经营地并不在崇文,按此《通知》要求进行调整,这些企业财税关系将迁出崇文。据统计,要从崇文转移出去的企业达到984户,其中对区级财政贡献达到50万元以上的有33家,984户企业2003年纳税额达到24040万元,其中区级收入达到10511万元,而按规定转入我区企业2003年对区级财政贡献只有4593万元,进出相抵,财政净减少额达到5918万,占崇文区2003年财政收入6.97亿元的8.5%,就是说,崇文要保持15%的财政增长率,首先要补上亏损的漏洞,实际增长比例必须达到23.5%。

上述事实说明,崇文区因为历史资源的约束,因为承担保护天坛这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不但使其成为北京市经济和产业布局中最弱的一极,而且由此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二,按照崇文区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一二三”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首先依赖于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其次依赖于产业定位和结构,即是否在要素投入给定的前提下,通过优势和竞争力强的产业定位,将生产要素转移到附加值高的产业领域。实现崇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找准崇文的优势资源,进而对崇文区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依据这一定位提出并实施发展战略,形成比较优势,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并为首都的均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同的资源条件构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基于比较优势而构筑竞争优势,是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建设高科技园区、金融中心和CBD显然已经不是崇文的选择目标。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都说明“洼地”的集聚效应,崇文特色资源才是崇文发展定位的依据、产生比较优势的基础、形成竞争力的源泉、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保证。

一个区域发展定位的依据在于她的个性、可识别性。崇文的个性、可识别性表现在物质资源和文化积淀两个方面。崇文区的16.46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实际可直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只有7.5平方公里,而在这可用土地资源中,文化旅游资源、体育休闲资源、商贸服务资源占地分别占有其中的46.7%、19.2%和15.1%。同时,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自明清开始,经500多年历史变迁,崇文一直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集地。崇文区第九次党代会把崇文区定位为现代化的都市文化休闲区,提出“文化立区、商贸强区、体育兴区”发展思路,实施建设一个磁场(“王”字型经济磁场)、打造两大板块(西南永外商贸板块和东南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板块)、发展三大产业(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体育休闲三大产业)的“一二三”发展战略,号召全区人民通过五年努力,使崇文的城市面貌彻底改观,建立崇文的优势产业集群,为实现首都的均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定位和发展战略是符合崇文实际的,已经得到全区人民的认可和拥护,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崇文区的准确定位和战略布局,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围绕“王”字型经济磁场的战略规划,“王”字最上一横的前门大街和南中轴路的规划、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前门大街不但将恢复和西单、王府井并重的北京市三大商业中心地位,还将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的典范,随着永定门城楼和天街工程的全面竣工,南中轴路将以其雄伟气势有望和“中华第一街”长安街相媲美而成为“中华第一路”;“王”字中间一横的祈年大街已经建成通车,打开了王府井南口直达天坛祈年园的“通天路”,北京市委东门车辆南行至崇文门西大街只能“各奔东西”已经成为历史,祈年大街的星光演艺大道建设规划已经反复论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文化街将为北京国际大都市留下浓墨重彩;“王”字最下一横的崇外大街,新世界商圈已成气候,随着地铁五号线完工、随着崇外大街东侧改造的完成、随着磁器口至红桥市场两侧规划方案的实施,这条大街必将成为集现代商贸服务、娱乐休闲于一身的北京人气最旺的大街之一;“王”字中间一竖的大都市街,沿街的十六栋风格各异的现代化楼宇成为“两广路”最靓的精华路段,大都市街整街开街指日可待。今年4月29日46万平方米百荣世贸商城开业,随着此块地段二期工程启动,得到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的西南永外的商贸板块,必将成为北京南城的商业贸易中心。位于崇文区东南地段的龙潭湖地区,集中了崇文乃至北京和全国的最有特色的资源——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丰富的体育场馆、体育商贸资源,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已经列入奥运行动规划,以体育休闲和体育商贸为核心内容的产业园将比北城的奥运场馆更加富有发展潜力,体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育休闲产业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园区规划通过对国际招标方案的整合已经基本定稿,园区建设有望年内破土动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虽然前景无限光明,但是任务极其艰巨,这既依赖区委区政府能否始终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也依赖于全区人民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更需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坚定支持。

三,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崇文区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数字显示,最高月收入为一亿三千多万,最低一月只有四千多万。财政月收入波动幅度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缺少稳定的税源基础则是属于根上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对崇文区财政贡献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地产业将在2008年前后逐渐消减,为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填补因房地产业撤离造成的财政漏洞,还要维持一个持续的高发展速度,为此,必须在贯彻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的同时,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和扩大增量资源两条途径,沿着帕累托发展路径,尽快做大崇文的经济蛋糕。

第一,要把招商引资工作始终放在龙头地位,尤其要做好招大商引大资的工作。做大崇文经济蛋糕,从战略指导上必须始终把“增量”的文章做好,没有增量这一块,崇文经济发展速度就永远上不去,就不可能有跨越式发展。“增量”产生的唯一途径就是招商引资。今年1至7月对崇文区财政贡献位居第一和第二分别是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所和北京市商业银行光明支行,分别为2492万和2380万,这种实力排位说明崇文区缺少大企业。所以,招商引资必须首先考虑招大商引大资。崇文区地域空间极其有限,招商引资必须避其劣势,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招商引资指导原则。目前北京市税收政策已经做了调整,大部分企业实行在地经营在地纳税,原有的纳税和经营可以异地办理的做法不再允许,这为招商引资工作增加新的难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既要通过激励机制动员全区力量,更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借助社会中介和市场力量进行运作。

第二,作为招商引资前提和配套性工作,必须加大“筑巢”工作力度目前招商引资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凤凰”引来了却没有地方落脚,所以必须首先做好“筑巢”工作。要对全区现有资源进行全面归类梳理、登记造册,弄清楚各类资源存在状况和使用效率,把适宜招商的资源清理出来;现在资源大都分散管理、以各种理由被相关部门把持,政府必须强化权威,把使用效率低的资源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为招商引资提供平台。招商引资工作要同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占用土地空间而经营效益差的企业,要通过引进投资者,采取各种可能的形式进行改造。在盘活存量资源的同时,必须在扩大“增量”资源上狠下力气。在建项目公建比例太小,与首都总体规划不相吻合,与崇文区的发展战略不相吻合,必须调整规划思路,严格控制新建房地产项目公建和住宅比例,确保新建项目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建资源,为招商引资预留空间。

第三,加大对现有企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做好“存量”增长这篇文章。招商引资的目的在于培育“增量”,这个重要性已成共识。相比之下,扶持和培育现有企业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已经引起部分企业不满,甚至造成一定税源的流失。其实,与招商引资实际效果比较看,扶持现有企业发展,不仅成本低、见效快,由此产生的亲商效应反过来还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将一举多得。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排队梳理,优先扶持和培育符合崇文区发展战略、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政府的需求各不相同,要根据企业需求,拿出实际的帮扶措施,设立企业服务中心、融资担保中心等中介机构,提供诸如市场信息、进行企业治理培训、提供贴息贷款担保、集中办事程序、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干扰等。培育和扶持企业,要从政府治理制度的根上解决问题,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编制体制,按照市场制度的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第四,依据产业集聚规律,加大对经济增长圈、增长带和增长点的培育产业集聚之所以能够带来规模效益,主要在于同类企业的“群居”,可以互通市场信息,可以互相学习,可以强化市场效应,从而降低企业信息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目前,崇外增长圈、永外增长圈、体育馆路增长带、广安大街崇文段增长带都已经进入发育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拿出相应措施,加速商业氛围的培育。随着前门“解危排险”工程、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天坛星光演艺大道工程的陆续启动,新的经济增长带的培育也应当早日介入,提前规划和招商。新建道路和居民小区,也应当进行认真规划和论证,适当集中安排商业客户进驻,培育经济增长点。

第五,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区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多年来,崇文区委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区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目前改革后企业运行成效看,改革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由于国有企业所有权虚置、所有权主体缺位,对企业经营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权力主体力量弱化,企业经营好坏硬约束缺失,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从经济效益上看,微观上是低效率的。对于区属经营性国有企业,规模多少无碍国家安全和国家政权性质,为了提高其经营效率,应当实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对于有改制必要的企业,要大幅度减少国有资产占有的比重,即使控股也应通过分散股权减少国有股份的比重,使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的规模放大。对于没有必要保留的区属国有企业,可以考虑采取变现形式,收回现金资产。目前,全区可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达到14.51亿元,要充分发挥它们的放大效应,实现其最大效率。

第六,加快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步伐。建国以来,教、科、文、卫、体一直附着在政府身上发展,与政府职能、政府工作捆绑在一起,随着这些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政府财政投入成本、管理成本越来越大,政府的包袱越来越重,严重制约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一计划体制的产物也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与国有企业一样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堡垒。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也一直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民间和社会资本难以进入。这种体制惯性已使政府难以承受。对社会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引入社会资本的市场化改革思路,放大政府投资效应,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使得政府腾出资金用于纯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社会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要分类区别对待,坚决把纯经营性的项目推向市场;对不是纯公益性的项目要积极引入社会和民间资本,实现政府投资的放大;对纯公益性项目,也要改变过去由政府包办的运行方式,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

第七,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扶持政策。崇文区是全市国土空间最小的城区,经济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再加保护天坛使得开发成本远远高于其它城区。然而,崇文没有得到许多城区拥有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崇文区是北京市的内城区,是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一极,长期存在着一个破旧的崇文、没有崇文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北京的现代化。为了首都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要在财政转移支付上给予重点倾斜,更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推动崇文区“一二三”发展战略的实施,当前要紧的是给予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以特殊优惠扶持政策。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西临天坛公园,很多地段控高在12米以下,空间开发受到严格限制,开发成本太大,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贴补很难找到合适投资主体;在没有形成体育产业集聚效应的情况下,能够吸引体育休闲企业入驻也依赖于优惠政策。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战略和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核心项目,是实现《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提出的“积极发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创建体育产业发展孵化器,力争形成亚太地区的国际体育商务中心”的重点工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设龙潭湖体育产业园,还可以填补南城体育产业可能出现的空白,可与北城的奥运经济相呼应,实现北京体育产业的均衡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国家尚没有扶持政策,北京有条件、有能力担当开拓责任,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应当获得市属优惠政策,而且还应当争得国家级优惠政策。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