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5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汶川地震将对今年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三方面的影响

2008-05-17 15:55 阅读(?)评论(0)
 

 

汶川地震将对今年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三方面的影响

丁茂战

 

最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的发展形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经济正逐步迈向科学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美国资贷危机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大国经济发生疲软现象,再加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国内自然灾害等因素,自去年下半年始,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价格上涨、流动性压力加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对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位在防通货膨胀,并将经济增长速度做适当回调。

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CPI仍然在高位运行,流动性问题没有因紧缩性货币、财政政策而根本好转,投资增长速度仍然过快,房地产市场失去了往日的繁荣,股市还没有走出低谷。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又发生了汶川地震这一重大自然灾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而冷静地分析这次重大灾害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抢救生命、转移伤员同时,着手灾后重建研究,对于这次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要有准确判断。

第一,总体看,对我国今年GDP增长目标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首先有一个基本评判,就是这次大的自然灾害对我国今年GDP增长目标,不会有大的影响。

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省GDP总量占全国比例比较小,以2006年为例,四川省GDP总量是8637.8亿元,全国GDP总量为209406.8亿元,四川省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仅为4.12%。即使大灾使四川GDP损失过半,也不至于对全国GDP总量产生大的影响。

同时,在四川地震造成的GDP损失,大部分将在其他省市被找回来。震区的巨大破坏,需要重建,整个抗震救灾工作也将消耗大量物资,这些新的需求,对全年GDP增长将产生刺激促进作用。由于对GDP产出造成的破坏和弥补这个破坏而促成GDP增量同时产生,因此,一减一增,最终更不会对GDP发生大的影响,我国GDP增长率仍然有望超过10%、达到10.5%左右。

特别需要强调,从现实情况和正常理论分析,重建发生的新的需求对物价不应当产生大的影响,因为,重建的需要基本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由于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产能过剩局面,绝大部分商品仍然是供大于求,这种新的需求只是消化已有的产能,不会因此拉动物价上涨。

第二,将通过粮食等消费品市场,增大CPI调控难度,使全国物价调控目标更难实现。

基于去年CPI增速4.8%的情况,国务院将今年CPI增长调控目标亦锁定在4.8%。

由于国际经济领域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今年年初南方的发生大面积雪灾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我国对农业扶持政策长期滞后等因素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以食品价格持续高涨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通货膨胀,CPI逐步攀升并居高不下。2007年下半年的7、8、9、10、11、12六个月,CPI增长率分别达到5.6%、6.5%、6.2%、6.5%、6.9%、6.5%,全年CPI增长4.8%。今年前四个月CPI增长分别达到7.1%、8.7%、8.3%、8.5%,1至4月CPI平均增长值达到8.2%。特别是食品价格,今年4月份CPI上涨8.5%,其中食品类上涨22.1%,非食品上涨只有1.8%,今年前四个月CPI上涨了8.2%,而其中食品类上涨了21.2%。

由于今年上半年物价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增长趋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明显下行的征兆,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估计一系列宏观经济效果要到六月后才能够逐步有所体现。根据去年下半年以来CPI数据分析,由于CPI持续上行,现在仍然处于高位运行,即使没有这次地震灾情,按照正常从波峰下行,要实现今年4.8%的调控目标,已经难上加难。

汶川地震发生在农业大省的四川,其GDP中20%来自农业,高于全国11%的水平,四川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比例达到8.2%,粮食产出量占全国9.2%,大米产出量占全国9.4%,生猪产出占全国产量11.6%。汶川地震无疑将减少农副产品的供给量,将进一步推动CPI上行,对国家控制CPI上涨形新的压力。

第三,震区重建对于投资的新的需求,将加大今年投资增长调控目标实现的难度。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大因素,保持进出口均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投资和消费贡献比例为40%比60%是应当还属于常态。发达国家消费贡献比例平均值大约为67%,美国基本保持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也保持在55%以上。

但是,我国投资在GDP增长中贡献比例偏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投资贡献比例居高不下,以2004、05、06、07年为例,其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贡献比例分别达到44.2%、48.6%、52.46%、55.6%,而消费贡献比例则分别仅为53%、36.8%、36.4%、36.4%。

投资终就要转化为消费、通过消费实现消化。投资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投资和消费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将造成社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积累,供给能力超过需求能力形势将更严峻,投资回报周期往往比较长,长期占用银行贷款,累积的是过剩的生产能力,累积的是金融风险,累积的是通货膨胀,最终累积的是巨大的经济波动风险。

自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增长一直居高不下,2003、04、05、06年分别达到27.7%、26.6%、26%、24%,2007年1-2月增长23.4%,3、4、5、6、7、8、9、10、11、12月分别达到25.3%、25.5%、25.9%、26.7%、26.6%、26.7%、26.4%、26.9%、26.8%、25.8%,所以,自下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采取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控制投资增长。然而,调控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今年前四个月,投资增长率仍然到25.7%。

目前,汶川的大地震震后重建工作即将展开,这将对投资产生较大需求,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调控的目标预计将更加难以实现。

由于经济生活中不利的因素增多,国际经济下行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初级资源价格居高不下,国内CPI增长趋势也还没有明显趋缓,投资增长持续居于高位,今年虽然经济增长目标能够实现,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难度加大。

  最后修改于 2008-05-17 15:59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