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6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把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之三)

2008-05-20 21:40 阅读(?)评论(0)
 

 

把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之三)

打造充分体现特色和优势的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经济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振兴国家首先依靠经济发展,振兴西部地区主要依靠经济发展,震区灾后重建更要依靠经济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就要使震区参与全球和国家经济分工合作,建设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震区经济建设,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根据自己资源禀赋优势,确定产业重点,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城乡一体化产业体系。

6.突破“单干户”制度瓶颈,创新农民土地集中经营模式。四川是天府之国、农业大省,农业资源是四川的最具优势的资源,农业是震区城乡一体化产业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产业。目前正在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把“双刃剑”,从微观层面调动了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但却从宏观层面损害了农业规模效益,在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必须对“单干户”式的承包经营制度进行改造,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打造农业产业链。农业土地集中经营、规模经营,是震区城乡一体化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没有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就很难成为现实,农民就不可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业深度开发周期将被拉长,农村居住集中化也很难做到。要利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遇,高举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旗帜,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农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为全国做出示范。

7.立足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四川不仅是农业大省,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发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条件。同时,震前灾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形成了体现自己特色的竞争优势。震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依靠已有的产业基础,配合农业产业化建设,合理配置产业空间布局。震区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既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参与全省、全国产业分工,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气魄,发展外向型经济。

8.做大做强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旅游产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正向更加高级的小康生活迈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旅游业这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显现出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震区处于川藏高原与四川平原的结合部,长江水系的源头,水资源极其丰富,自然环境优美而独特,是全国最著名的旅游景区。旅游业是震区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产业。要认真研究旅游资源配置现状,整理和深度开发旅游产业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链,变旅游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优势。

9.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一要体现就近原则,哪里有什么资源,哪里就发展什么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就发展旅游产业,水力资源丰富就发展电力产业,矿物资源丰富就发展相关资源类的产业;二要体现集中原则,一个地区要相对进行产业集中,形成产业园区,以节约投资和企业运行成本;三是要形成省城、地级市、县城、中心城镇、村级社区五级产业布局体系,把省、市、县、中心城镇、村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四是产业基地选择要与居民居住点选择相一致,确保居民就近上班,既方便工作,也方便生活。

10.合理划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边界,营造优良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对市场有很强的调控能力,相对于西方一些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政府和市场边界划分上,我国政府的权力范围相对更广些。地震灾区重建,政府的力量介入将更加强大。但是,我们必须放眼长远,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力量将越来越强大。震区重建,无论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集中经营,还是产业扶持和发展,务必保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务必保证企业产权清晰,务必确保政企、政资分开。政府重在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政府工作着力点要放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和市场监管上,要为企业市场化运营提供宽松环境、提供政策平台。要本着务实、高效、服务的宗旨,抓好服务型政府建设。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