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6个月
访问:?
文章:670篇

个人描述

经济学爱好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关心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党的建设不能视而不见的(九、十)问题

2008-09-03 07:05 阅读(?)评论(0)
 

 

(九)破格选拔年轻干部也需要遵循公平公正道德原则

如何使各级领导班子充满生机、活力,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保持我们事业的连续性和社会长期稳定,这是领导班子配备中始终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重大战略课题。从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开始认真研究接班人问题,从而形成大致的接班路线图:总书记为两任十年任期,70岁左右退休、60岁左右接任。这就倒逼使得总书记的第二任期时,要选拔55岁左右的同志进入政治局常委会,接受五年锻炼,而要保证能够在55岁左右、又具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的同志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同志至少必有在45岁左右任省、部长,50岁左右任省市委书记。要保证45岁左右的同志成为高素质的省级一把手,至少应该有五年以上的副省级岗位锻炼的基础。就是说,必须有一大批3540岁的同志进入省部级岗位工作。

但是,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党政干部队伍的成长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定型的制度安排。大学毕业后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同志一般在22岁左右,规定要求干满第一年实习期后,需再干满三年才有资格参加副科级竞聘,平均角度看,比较快的副科两年参加正科竞聘,正科参加副处竞聘平均也需要2年,这样,非常快的情况下,30岁调整到副处。为了实现有效对接,使我们的中高级领导有充分的备选资源,需要在510年时间内,将成百上千的副处级公务员培养到副省级、副部级。期间有副处到正处、正处到副局、副局到正局、正局到副部四个梯次,就是说必须以一到两年就上一个阶梯才能实现上述目标。而按照现有的用人制度安排,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因此,换届选人时能够进副省级班子的,绝大多数是经过了某种非正常的跨越。从而,按照公务员正常晋升制度晋升起来、已经小步快跑、有了经验积累的优秀同志,由年龄稍大,被挡在了晋升班子的门外。

这种选人用人的非常规措施确实是为了党的事业,但对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首先,它有失公平、公正。领导工作是一种事业,领导岗位是一种给大家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也都有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收益,谁应该得到这些,应该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标准和导向,应当把贡献大、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同志选拔上来;其次,这种有失公平公正的选人方式,打击了老同志的积极性,对革命事业是有害的,大家努力拚搏、奋斗、奉献,希望得到与自己贡献和能力相称的评价、所得,这些东西化为泡影了,无疑打击了老同志的积极性;第三,相对于有过更多实践锻炼、更多经验积累、更为群众信任的老同志,新提拔同志的能力、经历很可能不够,在我们这个注重资历、能力的文化环境下,在老同志面前也难以施展拳脚,这也不利于事业发展;第四,这种“破例”、“非常规”突击提拔,也容易促成不健康的导向,个人前途发展不是取决于能力、成绩、贡献,而是取决于机会,取决于是否被上级党委赏识,取决于能否被破格提拔。

应该对我们干部培养、使用的机制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梳理,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大家拥有共同的机会,按照素质、能力、贡献、群众的公信度选拔干部,通过制度选配干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最有能力的民族的精英选配到治国理政的各级领导岗位。

(十)党的建设不能止步于半壁江山

我们实行的是依宝塔形结构、自上而下实施层级行政管理的体制。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党的领导体制与行政体制紧密结合、上下贯通,行政虽然有自己的权力体系和职责分工,但是,党处于领导位置,行政系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行使职能、开展工作,党政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合一”现象。在经济制度安排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全面照搬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集权计划体制发展模式,并且一度发展到私有制经济几乎绝迹的程度。这种纯而又纯的计划体制,给党的工作全覆盖提供了充分可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都在相应层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企业内部党组织是健全的,每个人都有主管单位和主管部门。

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放开和培养“体制外”的市场主体,并对“体制内”计划主体实施市场化改造,逐步实现计划力量、市场权力两者权重关系的此消彼长,最终使得市场力量成为经济体制的主导因素,从而基本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私有制为特点的企业形式,工商个体户,以及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各种社会单元已经成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由传统的垂直型、宝塔型、根据上级指令运行的体制,向扁平化的由市场主体、社会主体按照制度规则运行的体制模式转换。在行政体制内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工作和生活的“单位人”已逐步成为少数,游离于体制外的、无主管、无上级的“社会人”成为社会常态人群。

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化,给我们党的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党中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都已经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党具有先进性,具有民族的广泛代表性,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员的群众基础,把全民族中最优秀中分子的大多数集中到党内来。如何把体制外的各类群众及时吸引到党内来,如何把党的影响力覆盖到体制外的方方面面,这是全新的课题,需要对党的建设的理论、体制进行重大创新。

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都郑重提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然而,六年来,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上起步晚、成效少,制度创新与党的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建设不能丢掉半壁江山!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